行业热点
Article
首页 > 行业热点
IVD企业老板,别心存幻想了!

发布者:IVD资讯

发布时间:2025-05-09

点击:30

来源:简乐之旅

IVD企业想融资续命,天真!

最近,圆乐从各个渠道了解到以前认识的一些老板,因为公司经营问题陷入困境,甚至已经成为了被执行人。

最近,圆乐偶然的机会也经历了朋友公司员工讨薪、报警、银行催贷的全过程。

所以,很想讲讲IVD的路径依赖话题。

当然,纯属瞎操心,大家听听就好,别认真!

IVD行业已经从高速发展阶段过渡到缓慢发展阶段,对这个阶段认识还心存幻想的人,一定要吃亏。

高速发展阶段,只要手里有技术或客户资源,你出来创业较大概率是能成功的。

暂时不盈利没有关系,靠讲故事,靠融资你依然能过得很好。

如果恰巧团队协作很好,公司做上市,成功上岸也不是不可能。

在以前这样的例子有不少。

缓慢发展阶段,存量市场已经进入淘汰赛,寡头化会日趋严重,小微企业如果不是利用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,那么生存的机会渺茫。

这个时候,你不能再幻想持续亏损状态下,靠讲故事融资为自己续命了。

如果公司的决策者依然沿用之前的路径来做决策,那么结果难免凶多吉少。

融资要去努力,但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的推广上。

说得更直白一点:尽快,尽最大努力,通过自己产品实现盈亏平衡才有生存的机会,靠融资续命的模式,不仅不切合实际,甚至可以说是幻想。

如果不能实现盈亏平衡怎么办?

看看自己银行账户里还有多少钱,每个月的硬支出和收入有多少,量入而出。

如果不能平衡,那么先最大限度缩小到可以平衡为止。

无论你用什么手段,务必要达成目标。

如果一个IVD企业的最高决策者还幻想着通过融资或不断贷款来续命,而不是强执行实现自我盈亏平衡,那么这个老板不是天真就是坏。

我们不可否认还有很多融资成功的例子,但是相比于之前,这已经是小概率事件。

这样的幻想,也许是以前自己经历过的公司做法,也许是朋友的传授,但时代变了!

我们不能把自己和企业的命运交给小概率事件,然后让自己和企业的后半生一直处于舔舐无法痊愈伤口的状态。

商务关系要有,但远远不够


以前的IVD销售员,很多是通过开发经销商的模式发展起来的。


现在这种方式也许还在延续,但不做学术推广,可能不行。


不可否认,现在检验科的老师越来越专业了,而经销商在与检验科老师对话过程中,技术上明显不对等。


更何况,在集采、反腐、降费的大背景下,经销商、医院也开始躺平了吧?


没有太多利益的推动,很容易让大家觉得多做多错,那还不如少做或不做。


这个时候,如果不是真看好你的产品和应用价值,那么谁还乐意冒险帮你替换或开新项目?


甚至你和客户说帮他降本,如果没有降本压力,那么他还要掂量掂量是否值得去帮你冒险替产品。


也就是现在的销售,需要你给老师提供够硬替换的理由,且质量靠谱,不能给人家添麻烦。


你怎么能让老师觉得好,且放心?


就是要从技术创新性上、产品质量上、应用前景上说服老师,这已经不是普通商务关系可以搞定的了。


当通过经销商模式无法让销售有效增长的时候,那么我们不能再沉迷于以往“成功的模式”了。


当然,做学术推广是不是就够了?


必然不是!


但我们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,不断尝试新的方式方法,避免陷入路径依赖的陷阱中。

“能力陷阱”的案例


圆乐的老东家,某IVD企业,当年仅凭单一的生化试剂主业上市。



像圆乐这样的老员工清楚,公司早在2006年就布局了IVD的诊断原料业务,是国内少有的具备部分关键原料自产的IVD公司。


后来还专门成立了生化原料的销售公司,立志做成中国的sigama。


2008年就开始着手布局化学发光产品线,有多少比它开展得晚的公司都崛起了。


可是十几年后的今天,这个产品线的收入,估计都超不过靠房产出租的收入吧?


我们这些呆了7年以上的同事,每每聊到公司的时候,都无不为它感到可惜。


除了惋惜,我们还能说点什么呢,毕竟公司上市我们这些老员工也没有得到些激励,公司慢慢做得越来越差也没有影响老板成功上岸。


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中找到一些值得自己学习的东西。


比如


为什么原料和化学发光产品做得早,但时至今日依然做不起来?


圆乐以前分析过其中可能的原因,但说到底还是企业的能力陷阱导致的。


生化诊断试剂的优势,严重限制了其他产品线的发展。


虽然人员换了一波又一波,但是始终没有从原来的模式中跳出,更没有重新组建一支同心同德的队伍。


当生化集采涉及面比较广的时候,销售额和净利润大幅度下降,2024年年报说亏损了几千万。


当然这几千万的亏损有没有为新董事会做铺垫,确保2025年的数据能为正垫底咱们也不知道,但应该不会让2025年继续报亏损。


我们看看那些传统的IVD老企业,曾经也辉煌过,为什么现在半死不活的,你很难说不是因为躺在曾经的辉煌成绩上睡大觉的嫌疑。


还真应了那句古话:“成也萧何败萧何!”


4 重新审视职场


圆乐现在站在上帝视角分析了别人的问题,是不是证明自己有多牛X。


还真不是!


圆乐早早不看好生化的未来,也早有规划,可惜因为口罩事件而拖了3年。


圆乐在生化诊断企业干了十几年,路径依赖或者能力陷阱只会更严重。


尤其在2023年出来以后,面对和以前大不一样的场景和环境,也是被打的鼻青脸肿的。


其中经历的煎熬也只有自己最清楚!


不过好在,圆乐比较善于接受现实,让自己老老实实地做好当下的事情。


最近,看到了不少人,不少企业面临困境的情况下,依然不能说服自己看清现实,还心存各种幻想。

客服热线
13986268233
关注我们:

扫一扫关注我们